一个饮料瓶,能改变什么?

新闻焦点 2025-09-15 04:39:11 65419

6月23日,个饮某超市推出的料瓶一款无标签瓶装饮用水引起广泛关注。网友在称赞其颜值高的个饮徊肠伤气网时候,殊不知这是料瓶食品行业的又一次“低碳”尝试。

“无标签”真的个饮可以吗?

按照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》(GB 7718-2011)的要求,为了满足消费者知情权,料瓶食品必须有标签。个饮不过这款瓶装水是料瓶整箱售卖,外包装上已经有完整的个饮食品标签信息,因此在瓶身上可以不用标注。料瓶

为什么要“无标签”?个饮徊肠伤气网

“无标签”最直接的好处是在生产环节减少塑料和油墨的使用,企业提供的料瓶信息显示,该产品预计全年可减塑超过34吨,个饮相当于减少约200吨二氧化碳排放量。料瓶

其次,个饮“无标签”是一种回收便利化设计。饮料瓶以PET材质为主,而标签多为PVC材质,“无标签”可以减少回收工序和回收成本,实现高效回收和高值再利用。除了“无标签”,将绿色、蓝色的饮料瓶改为透明瓶也是回收便利化设计。

国际上“无标签”产品多吗?

“无标签”的概念最早出现在日本,最初也是减塑和方便回收的考虑。目前国际上这类产品主要集中在饮料,尤其是各种饮用水,国内类似产品也不是孤例。但总体而言,“无标签”产品仍然很小众,毕竟从标签合规考虑,产品无法拆零售卖,因此对于一般的商超和便利店模式很难推广。

“无标签”饮料瓶去向何方?

我国的PET饮料瓶回收后绝大部分“降级”使用,比如生产聚酯纤维面料、汽车塑料件等。少部分通过精加工,转化为食品级再生PET(rPET)重新回到饮料生产线,国际上将其称为“瓶到瓶的同级回收”。不过这些食品级rPET只能用于出口,因为中国大陆地区尚未批准其用于食品包装。

“无标签”饮料瓶也会进入回收通道,不过它在回收便利性方面的优点目前在我国反而很难体现。国内饮料瓶回收率已经高达95%左右,不会采用欧美的押金制和闭环回收模式,“无标签”饮料瓶必然融入传统饮料瓶的洪流。因此,当务之急还是推动食品级rPET的同级回收利用。(中国经济网记者 朱晓倩)

(责任编辑:施晓娟)

本文地址:http://wuzhou.hackpro.cn/html/984d12698889.html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全站热门

绿色转型、智慧升级 长江航运发展取得新成效

“话费慢充”可能是帮人洗钱

南泥湾“牵手”北大荒

杨靖宇不死:青春再燃白山黑水

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|赓续文化血脉 凝聚精神力量——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之文化润疆篇

友情链接